主要危害幼苗,成株期也能发病。发病初期,仅仅是个别支根和须根感病,并逐渐向主根扩展,主根感病后,早期植株不表现症状,后随着根部腐烂程度的加剧,吸收水分和养分的功能逐渐减弱,地上部分因养分供不应求,新叶首先发黄,在中午前后光照强、蒸发量大时,植株上部叶片才出现萎蔫,但夜间又能恢复。病情严重时,萎蔫状况夜间也不能再恢复,整株叶片发黄、枯萎。此时,根皮变褐,并与髓部分离,最后全株死亡。
危害症状
西红柿根腐病多发生于定植后,发病初期病株病叶特别是**部叶片稍见萎蔫,傍晚至次日早晨恢复。症状反复数日后,叶片全部萎蔫,但叶片仍呈绿色。病株的根茎部及根部皮层呈淡褐色及深褐色腐烂,较易剥离露出木质部。
草莓土传病害,病原菌生活在土壤中,在条件适宜时从作物根部或茎部进行侵害,致使作物染病,染病作物常表现为根腐、茎基腐以及维管束坏死丧失传导功能等。常见的土传病害有:猝倒病、立枯病、疫病、根腐病、枯萎病、黄萎病、菌核病、青枯病、根结线虫病等。
一、土传病害的发生原因:
1,连作:连年种植,会使得土传病原菌在土壤里大量积累,导致土壤微生物单一化,从而形成病土,再有连续种植消耗土壤肥力,特别是中微量元素大量消耗,而后期又补充不足,甚至只补充氮磷钾等大量元素不进行中微量元素的后续补充,造成养分不均衡,进而影响栽种作物的生长发育,降低了其抗病抗逆的能力
2,施肥不当、用药不当
长期大量施入化肥特别是偏施氮肥会导致土壤微生物生态遭受破坏、土壤酸化、盐渍化、板结现象严重;化学制剂的使用会破坏土壤团粒结构、理化性质,使土壤生态环境雪上加霜,催使土传病害的加重,并且还有抗药性积累、药物残留等一系列问题,造成恶性循环,加大防治难度。
3、线虫:线虫主要侵染作物根系,给作物的根部造成大量伤口,并且使营养物质流出,病原菌会趁机大量繁殖并从伤口侵入作物,加重土传病害的发生,很多土传病害是和线虫同时发生的。
二、解决原理及方案
土传病害的解决需要从两个方面着手,一是解决根本问题即修复土壤,包括以下几个方面:土壤理化性质的调节如团粒结构的修复和平衡酸碱性、土壤养分的补充,特别是补充各种矿物元素元素,如钾钙、镁、铁、锌、硼等、土壤有益微生物的补充。奥农乐——生物菌剂土壤调理剂型配合地力旺生物菌剂使用可有效修复土壤,奥农乐是由中草药、海藻、矿物质复混后,添加固氮菌、固碳菌、苏云金芽孢杆菌等8种有益微生物发酵而成,含有多糖类、生物碱类、氨基酸类、腐殖酸类、海藻素等高能量物质以及钾、钙、镁、磷、硫、铁、锌、硼、锰、钼等矿物元素,可改善土壤的团粒结构,增加土壤保水保肥能力,解决土壤盐渍化、酸化、板结等状况,同时能为土壤补充各种矿物元素以及有益微生物的补充。地力旺菌剂为复合菌剂,其中有8中有益菌,配比合理,各生物菌之间协调工作,互为基质,功能上互相补充,菌量大、活性强,可在植物根区*增殖,形成优势菌群,**占据生态位点抑制真菌、细菌、根结线虫和生理性病害的发生同时可胁迫植物开启次生代谢,产生各类抗击病虫害的化感物质。
二是提高种植作物的抗病抗逆能力,如增加作物的酶活性、提高作物叶绿色的含量增加其光合作用,使其能创造更多的养分、促进作物根系生长、打开作物的次生代谢使其产生各种抗病虫草害的化感物质。中草药制剂青枯立克,具有医养结合的特性,同时有安全性高、传导性好、作用广谱、营养复壮等特点,内含杀菌成分(绿原酸、生物碱等)及营养复壮成分(氨基酸、多糖等),能杀菌、抑菌,调理内循环,提高*力,增强抗病能力,修复伤口,减少病菌侵入途径等作用,同时具有补充营养、促生根、增加叶片叶绿素含量等作用,且作用机理、作用方式多样,连续使用无抗药性。
用户真实感受:对草莓苗进行白粉病和根腐病预防处理后,根部发育密实。种植前将苗全部浸泡在《青枯立克》中10-20分钟;苗期生长时以预防为主,用药两次基本就不会上病,如遇发病情况,可配合使用《大蒜油》,无任何副作用,不仅预防白粉病,还具有驱虫的功效,可以有效杜绝草莓病害。
种植户对中(草)药制剂给予了高度的肯定,认可公司的服务模式,客户经理能够根据种植户提供的病害图片和症状等不同的病害情况,为种植户提供对症的产品和技术服务支持,及时避免多种病害造成的损失,为农作物的大丰收保驾**。
具体预防方案如下:
1、定植前蘸根消毒:《青枯立克》150倍液稀释进行蘸根。
2、缓苗期及坐果期(谢花10天左右)灌根或喷雾:
在缓苗期灌根1次、坐果期(一般谢花10天左右)连喷2次,
使用《青枯立克》100ml+《大蒜油》15ml+《沃丰素》25ml+**硅兑水30斤进行灌根或喷雾,
苗期喷雾使用《大蒜油》每30斤水加5-7ml。
方案都提供给你了,你还用犯愁苗期草莓如何避开白粉病、炭疽病、根腐病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