葡萄黑痘病又名疮痂病。
识别与诊断:危害绿色幼嫩器官,主要在前期发病。嫩梢、幼叶、卷须染病时发生皱缩卷曲,如同烫发状,其上有多角形褐色至黑色凹陷病斑;中部叶片病斑较小,干枯后形成穿孔,孔眼很小。
幼果病斑呈圆圈,稍凹陷,边缘紫褐色,中间灰白色,形似鸟眼,后期病斑硬化或龟裂,失去食用价值。
发病规律:病菌以菌丝体在果园内残留的病组织中越冬,以结果母枝及卷须上的病斑为主。*二年5月份,环境条件适合时产生分生孢子,借助风雨传播。较初受害的是新梢及幼叶,以后侵染果实、卷须等。该病一般在5月下旬至6月初温度升高后开始发病,发病盛期在6月中旬至7月上旬,10月以后病害停止发展。多雨高湿、地势低洼、排水不良、通风较差、偏施氮肥、徒长或成熟期延迟等均易造成该病重发。
防治方法:
苗木消毒:对苗木、插条要进行严格检查,对有带菌嫌疑的苗木和插条,必须进行消毒。
搞好果园卫生:及时修剪、清除病叶、病果及病蔓等。
**方案:靓果安150-300倍+大蒜油1000倍+**硅喷雾2次,每次间隔10天左右。发病严重可适当复配当地化学药。
温馨提示:在整枝打叉、摘除卷须、疏果等农事操作后及大风等恶劣天气前后,及时使用靓果安300倍进行喷雾,能有效减少病菌基数,促进伤口愈合,防止养分流失和病菌侵染,及时补充氨基酸、多糖、中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,促进株体健壮,提高*力。
马铃薯早疫病:发病块茎上产生黑褐色的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,大小不一,大的直径可达2厘米。病斑略微下陷,边缘略突起,有的老病斑表面出现裂缝。病斑下面的薯肉变紫褐色,木栓化干腐,深度可达5毫米。
中药制剂特点:标本兼治,药肥双效(能防病治病,能营养复壮株体),无抗药性,可连续使用,无毒无残留,不影响绿色**标准。
一、预防方案
青枯立克30—50ml+沃丰素25ml+大蒜油5-15ml+**硅兑水30斤定期喷雾。
二、**方案
青枯立克70-100ml+大蒜油5-15ml+沃丰素25ml+**硅兑水30斤连喷2-3次, 3天喷施1次,病情严重时复配其它化学药,控制后改为预防。
三、注意事项
1.具备条件的摘除严重病枝、病叶。
2.青枯立克与其它药剂复配时,应先稀释青枯立克作为母液,再依次加入其它产品。
3.大蒜油苗期慎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