草莓白粉病是草莓生产中的主要病害,特别是保护地草莓白粉病,发生严重时,病叶率在45%以上,病果率50%以上,严重影响草莓的产量、品质和经济效益。
症状:主要为害叶、果实,而在果梗、叶柄和葡匐茎上很少发生。叶片发病初期在叶背面长出薄薄白色菌丝,后期菌丝密集成粉状层,病原菌逐渐蔓延扩展,严重时叶片正面也滋生菌丝,随病情加重,叶缘逐渐向上卷起呈汤匙状,叶片上发生大小不等的暗色污斑,后期呈红褐色病斑,叶缘开始萎缩,较终整个叶片焦枯死亡。花和花蕾受侵害后,花萼萎蔫,授粉不良,幼果被菌丝包裹,不能正常膨大而干枯,果实后期受害时,果面裹有一层白粉,着色缓慢,果实失去光泽并硬化,严重时整个果实如同一个白粉球,完全不能食用。
防治措施:
(1)选用抗病品种,草莓品种间对白粉病的抗性有很大差异,杜克拉、图得拉、卡尔特1号、宝交早生、哈尼等品种抗性较好。
(2)不要过量施用氮肥,栽植密度不要过大,果农之间尽量不要互相“串棚”,避免人为传播。
(3)采用大蒜油熏蒸技术,在温室内间隔数米放置一处大蒜油盘子,盘子内装大蒜油原液熏蒸。
(4)药剂防治,发病高发期,定期喷雾靓果安,7天一次。可与沃丰素一起喷雾,来增加草莓的抗病性,发病初期喷洒靓果安150倍液+大蒜油1000倍液+沃丰素600倍液,在温度较高的时段(但不要**过30度的阳光直射时段)用冷水兑药,直接喷洒,一般隔4~6天喷一次,连续喷3次。
辣椒炭疽病主要在辣椒生长的中、后期发生,高温高湿条件下易于爆发,造成大量落叶烂果,严重影响产量。
辣椒炭疽病为真菌侵染,借雨水反溅或气流传播至寄主植物,经寄主伤口侵入,引起初次
侵染。继而在病斑上长出分生孢子,引起再侵染。病菌的发育温度为12-33℃,较适温度为27℃,相对湿度95%左右,高温高湿有利于病害的发生。田间排水不良,种植过密,氮肥过量,通风不良,田间湿度大,果实受到损伤、受烈日暴晒等,都易发病。
防治要点
①选用抗病品种:因地制宜选用抗(耐)病品种
②提高管理水平:实行与非茄果类蔬菜2~3年轮作。合理密植,地势低洼地种植,科学施肥,棚室适时通风,避免高温高湿,注意排水,防止日灼,及时清除病叶、病果及残体。在整枝打叉等农事操作后需要使用速净或者靓果安300倍液喷雾一遍,及时修复人为造成的伤口,避免病菌的侵染。
③药剂防治:
若发现园区有炭疽病症状,立即使用速净或靓果安70-100ml+沃丰素25ml+大蒜油5-15ml+**硅兑水30斤连喷2-3次,3天喷施1次,病情严重时复配其它化学药。能够有效防治炭疽病病菌的蔓延,杀菌、营养、修复伤口多效于一体,促进作物健壮生长,提高作物*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