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病规律
西红柿根腐病的病原菌为腐皮镰孢菌,在土壤中可存活10年以上,以菌丝体和厚垣孢子在患部组织或遗落土中的病残体上越冬,翌年产生分生孢子,借雨水或流水传播,从伤口致病,病部上不断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。
用户真实感受:对草莓苗进行白粉病和根腐病预防处理后,根部发育密实。种植前将苗全部浸泡在《青枯立克》中10-20分钟;苗期生长时以预防为主,用药两次基本就不会上病,如遇发病情况,可配合使用《大蒜油》,无任何副作用,不仅预防白粉病,还具有驱虫的功效,可以有效杜绝草莓病害。
种植户对中(草)药制剂给予了高度的肯定,认可公司的服务模式,客户经理能够根据种植户提供的病害图片和症状等不同的病害情况,为种植户提供对症的产品和技术服务支持,及时避免多种病害造成的损失,为农作物的大丰收保驾**。
具体预防方案如下:
1、定植前蘸根消毒:《青枯立克》150倍液稀释进行蘸根。
2、缓苗期及坐果期(谢花10天左右)灌根或喷雾:
在缓苗期灌根1次、坐果期(一般谢花10天左右)连喷2次,
使用《青枯立克》100ml+《大蒜油》15ml+《沃丰素》25ml+**硅兑水30斤进行灌根或喷雾,
苗期喷雾使用《大蒜油》每30斤水加5-7ml。
方案都提供给你了,你还用犯愁苗期草莓如何避开白粉病、炭疽病、根腐病吗?
主要危害幼苗,成株期也能发病。发病初期,仅仅是个别支根和须根感病,并逐渐向主根扩展,主根感病后,早期植株不表现症状,后随着根部腐烂程度的加剧,吸收水分和养分的功能逐渐减弱,地上部分因养分供不应求,新叶首先发黄,在中午前后光照强、蒸发量大时,植株上部叶片才出现萎蔫,但夜间又能恢复。病情严重时,萎蔫状况夜间也不能再恢复,整株叶片发黄、枯萎。此时,根皮变褐,并与髓部分离,最后全株死亡。
近期很多种草莓的用户来电咨询,小编发现大部分是根腐病,较近根腐病猖獗,很多死棵的。根腐病除了红中柱根腐外,还有另外四种,接下来就给大家一一讲解。
草莓根腐病属于土传病害,是草莓栽培*面积发生的一种根部病害。草莓根腐病分为草莓根腐病(全根腐烂)、草莓白根腐烂(根腐烂成白色)、鞋带冠根腐病(受害根似鞋带状)、红中柱根腐病(根部中柱变成红褐色,由内向外腐烂)、黑根腐病(根呈黑色或棕褐色,由外向内腐烂)五种。
如果你的草莓也有以上照片的症状,那就是根腐病了。根腐病是低温病害,土壤温度低、湿度高时易发病,地温6-10℃是发病适温,大水漫灌、排水不良地块发病重,另外,重茬连作地、植株长势衰弱、低洼排水不良、土壤缺乏**质、偏施氮肥、种植过密等因素都会加重病情。较近不少有根腐病的,也与较近温度突然降低有关。如果发现变色萎蔫,有干枯症状,较好拔出根来看看根系是否变色,将根纵切或横切看到变色,毫无疑问根腐病了。
防治方法:
(1)连作地要进行改土,减少土壤中病菌的传播。可在定植前施用奥农乐+**肥进行调土;选抗病品种,如甜查理、达赛莱克特等;施用充分腐熟的**肥、农家肥,避免烧根和二次污染;增施磷钾肥,以增强植株抗性;采用高畦或起垄栽培,尽可能覆盖地膜,提高低温,减少病害;雨后及时排水,采用微喷滴灌设施,尽量不要大水漫灌,避免造成积水;中耕尽量避免伤根。
(2)药剂防治。定植时用青枯立克+地力旺蘸根,缓苗后用青枯立克+地力旺冲缓苗水,花果期用青枯立克+沃丰素/地力旺喷雾配合灌根,病害高发期可以复配大蒜油。如果已经有根腐病症状了,需用一灌三喷方案。一灌:青枯立克100-150倍+大蒜油1000倍+适当化学药如恶霉灵等采用滴灌或喷雾器淋根;三喷:**天用青枯立克100-150倍+大蒜油1000倍+沃丰素600倍+恶霉灵喷雾,隔2天用青枯立克100-150倍+大蒜油1000倍+沃丰素600倍喷雾*二遍,再隔2天用青枯立克100-150倍+地力旺300倍喷雾。中草药制剂可以连续使用,没有抗药性,而且必须要缩短用药的间隔期,提高浓度用药才能控制病害不继续蔓延,发病轻的不会继续死棵。同时,叶片长势比不用药的要好,有用户反馈本来想用药治根腐的,用过药的不仅根腐控制住了,叶子也比没用药的更浓绿,长势也好。因为中药除了有杀菌治病的作用外,还有营养复壮、提质增产效果,医养结合,提高作物抗病能力。
红中柱根腐病为真菌性病害。常见于露地栽培。该病喜酸性土壤,在低洼排水不良的地块发病较重。草莓感病后全株枯萎,地上部由基部叶的边缘开始变为红褐色,再逐渐向上萎蔫至全株枯死。根的中柱呈红色和淡褐色是根腐病较明显的特征。由病株、土壤、水和农具传播。露地与大棚栽培的草莓在低温季节或低湿地里都易发生,因此在气候冷凉、土壤潮湿的条件下,此病成为草莓生产的毁灭性病害。
防治要点:选用抗病品种。不宜长期连作草莓。避免在地势低、湿度大的地块栽培。进行土壤消毒。新发展区不从重病区引种,发病个别病株要立即带土烧掉。防止灌水和农具传播。及时摘除老叶病叶,增施农家肥,培育壮苗。
控制方案:
使用青枯立克150倍+大蒜油1000倍+**硅同时进行灌根(1遍)和喷雾(2-3遍)。病情严重时可同时复配其它化学药剂;重点喷一下茎基部位。
备注:新棚区发现死棵,重点灌得病行和临近得病行的4-6行。老棚区因重茬严重,病原菌多,建议灌根2次。